天才一秒记住【93中文网】地址:93zw.com
第13章呼唤包产到户合法化
1980年新年刚过,和煦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无比熟悉的道理。只有春种,才会有秋收。
此时,全国各地对包产到户的质疑和争议并没有吓住万里,吓住向往富裕的安徽农民。
1980年1月,安徽省召开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农业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是对责任田实行一年的总结和检阅,也是对春耕生产的部署和动员。因此,全省干部群众对此会异常关心。
在会上,对包产到户的支持再次成为了主旋律,其中,颖上和霍邱这两个相邻的县格外引人注目。
当时,颖上县大力推广责任制,农业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而与之相邻的霍邱却因主要领导人动摇徘徊,甚至和群众“对着干”,不仅未增产,反而大减产。
因此,当颖上县在会上报捷时,霍邱只得作检讨,对此,霍邱的干部很不服气。
在会上,万里严厉批评了霍邱领导人:“你们不要跟群众对着干!我们拿颖上和霍邱对比你不服气,你霍邱周集区增产,全县和周集区相比条件并不坏,为什么这么大减产,给老百姓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这个班子不及时调整我看不行,如果再不搞就贻误时机。”
扫了一眼各个与会同志,万里接着说:“我是不怕得罪人的,按原则办事,不能拿老百姓的利益做交易!省委搞不好、我们向中央请罪,哪个县搞不好,哪个地委搞不好,都要负责,不这样我们安徽搞不上去!你县委犯错误,我们不能让老百姓挨饿,有的口粮只有200来斤,这样大的问题,不讲行吗?”
万里的一席严厉批评虽然对领导层触动很大,但并没有,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领导层中部分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
就在此次会上,围绕是否搞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问题的论争,一直不断。
当时,自然条件差的滁县、六安等地区主张搞下去,而自然条件较好一些的安庆、合肥、阜阳等地区却不主张搞。
一位曾经历过淮海战役战火的老干部,更以其对革命的忠诚之心痛苦地表达了忧患意识:“这哪像社会主义。毛主席他老人家辛辛苦苦几十年,我们呢,一步退到‘解放前’。”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步退到“解放前”的心态并不是个别的,另一种担心支持包产到户会犯错误的人也不在少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