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尚,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3中文网93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亨利克·维尼亚夫斯基:波兰小提琴大师
“请你们两位记住,《威尼斯狂欢节》正在随着我一道走向死亡。”——这是波兰小提琴大师亨利克·维尼亚夫斯基对守候在他身旁的两位好友鲁宾斯坦(俄国钢琴家、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和奥尔(俄国小提琴家)的临终遗言。大师的话似乎有点过于自负,但能将帕格尼尼的这部代表作演奏得无可指责的提琴家确实十分罕见。
1835年7月10日,维尼亚夫斯基出生在波兰卢布林市一个知识分子之家。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收入丰厚的医生,母亲是优秀的女钢琴家。
维尼亚夫斯基从6岁起正式拜名师学习小提琴演奏,进步神速,8岁时被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破格录取(该院有一则规定:不收小于12岁的外籍学生),11岁就以全院小提琴比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巴黎音乐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毕业生。由于他是领取俄国奖学金的学生(当时的波兰归俄国统治,波兰人都属于俄国国籍),因此受到沙皇的极大恩赐——奖给他一把王宫珍藏的瓜内利小提琴。
他的惊人天才使他名扬天下,一帆风顺的成长道路使他红得发紫。从13岁起,他开始周游欧洲各国旅行演出。在此期间,他与来自祖国的3位著名人物结为好友:钢琴大师肖邦、作曲家莫纽什科、诗人密茨凯维支。通过与名人的交往,维尼亚夫斯基深深感到,仅仅作为一个演奏家是不够的,应该更上一层楼。于是,他重回母校研修和声与作曲。仅1年后,他拿出了自己的作品,竟再次荣获全院第一名!
摆在维尼亚夫斯基面前的是一条广阔而灿烂的人生大道。他年轻漂亮,举止潇洒,身怀绝技,谈吐高雅。这些长处,使他博得了人们对他的好感。不过,他那典型的艺术家气质——易于冲动、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有时也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
一次,他与捷克女小提琴家娜丽达在莫斯科同台演出。维尼亚夫斯基被安排在前半场。当然,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娜丽达后半场上台,尽管她的演奏略逊于维尼亚夫斯基,但女性特有的魅力却使她赢得了高于前者的欢呼,一些达官贵族争相登台献媚恭维,这使维尼亚夫斯基的自尊心受到强烈的刺激。他突然抓起琴来冲上舞台,向听众高声宣布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他绝不比娜丽达差!此刻,女提琴家虽已走到了舞台边上,但仍有一堆人前呼后拥地围着她吵吵闹闹。在这种状况下,维尼亚夫斯基的重新演奏显然无法开始。他极不耐烦地扫了那些人一眼,发现其中有一位将军的嗓门儿最亮,毫无顾忌地在那里大声喧哗,提琴家怒不可遏地走上前去,当众用手中的弓子啪啪作响地敲打将军的肩章,希望他暂停他的高谈阔论。第二天一早,维尼亚夫斯基接到了当局的勒令,限他24小时之内离开莫斯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万人嫌断情绝爱后》《皇长孙的团宠日常》《逢君》【泡书吧】《武纪》《圣拳!》《神话:灵性支配者》《灵能者不死于枪火》《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神话:灵性支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