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3中文网93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乌氏重现笑脸,紧往大叉玛和年轻后生盘中夹菜。
宁三女大叉玛已年近七十,身子骨很硬朗,是坐中最受尊敬的人,大家都给她敬酒,老太太也不推辞,酒量竟是惊人的大。
乞乞仲象把话拉入正题:“刚才听祚荣讲的一番话,我想在我们南迁之前,立即着手建立七部联盟,总不能到营州契丹人的眼皮底下办这件事,在联盟大会上正好举行比武,选拔一批优秀子弟到军中磨练。率部南迁之事,祚荣以为如何?”
乌氏道:“我们从长白山迁居到这里,为的是躲避战乱,辽东不是太平地方,我们去营州还不是灯娥扑火,要去你们去?”
乞乞仲象不悦:“妇人之见。”
乞四比羽劝道:“我在中原很多年,只知营州离中原比这儿近,还是让祚荣分析分析吧,咱们只知应该南迁,但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祚荣道:“我知道的很少,白山大师常给我讲靺鞨人的历史,和我们现今的情况联系起来看,无论是南迁还是建盟都是利大于弊。”
夹谷清说道:“大祚荣走过很多地方,见闻广,你就说说有哪些利,也让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南迁。”
祚荣道:“好吧,我就说说我的一知半解。大家都知道,在南北朝时,我们的先人就组织了一个大联盟称为‘勿吉’,勿吉联盟驱逐扶余王室而据其地,扶余的先进的生产和文化对我们民族特别是我们部族的开化和进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我们仍有扶余之遗俗,那时很多扶余人都加入到我们粟末族中,当然还有一些扶余人跑到长白山以东成为高丽人的先辈。隋初勿吉称为靺鞨。此后粟末部、长白部一直同高丽进行斗争,由于联盟的解体,我们的很多部落被高丽统治或控制,也有的部落同高丽战争失利,不得不举部南迁依附大隋,最大的一次是以突地稽为首的南迁八部,突地稽是八部渠长,属于粟末靺鞨人。主要迁至柳城和燕郡之北一带,由于和汉人接触,喜欢中原文化风俗,突地稽曾向隋唐两朝皇帝提出过‘请被冠带’的请求,唐太宗封他为蓍国公居昌平城,后为大唐击败突厥兵有功,拜右卫将军,并赐姓李氏,以至后来他的儿子李谨行一度任营州都督,封为燕国公都是大家清楚的,那时很多民族都俱惮靺鞨族,纷纷前来投靠,这是我粟末族壮大的第二阶段。二十年前高丽灭亡,唐王朝将高丽遗民和部分被高丽统治的栗末靺鞨、白山靺鞨人迁居营州。现在营州的人数仅次于汉人,我们到营州正可以团结领导这些靺鞨人,尽可能吸收高丽人和其它民族和我们同心同德,以形成与契丹人抗衡的局面。据我所知,契丹在唐太宗时,八部共有士兵四万人,六十年前,契丹酋长大贺氏摩会率领各部归附于唐朝,唐太宗东征高丽返回长安途中经过营州,曾召见契丹部落联盟长窟哥,不久窟哥举部归附大唐,四十年前唐太宗在契丹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任命窟哥为都督,并封爵,赐姓李氏,现在契丹大约有强兵六、七万,李尽忠是窟哥的孙子,此人野心勃勃,不会长久臣服大唐的,我们迁到营州,他会很高兴,认为我们忠心于他,不是灯蛾扑火,而是安全地养精蓄锐扑灭契丹这盏灯火。”
祚荣打住了话语。
富察武功在祚荣说话时,频频点头。这时说道:“祚荣对于建盟和南迁分析得十分精辟,我们应该把这个道理广泛地讲给各部族,尽可能使南迁户口多些。”
乌氏没想到儿子能说出这么一番大道理。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小子出去八年,真长了见识。”
乞四比羽道:“此次南迁,祚荣就又一次跟你额娘分别了,你额娘要赖在这不走啊!”说得大家都乐了。海塔说道:“额娘要真的不走,我海塔陪你住在这里。”海伦忙捏海塔大腿,示意哥哥别多言。海塔不解其意,接着说道:“海伦也愿陪着,额娘要不同意,他把我腿上的肉就拧下去了。”众人又乐了一阵。
乞乞仲象待大家笑声一停,说道:“建盟大会就定在九月初九这天召开,我们在大雪到来之前迁往营州,这是李尽忠给我们的最后期限。”
乌氏插言道:“这么说比武也在那几天了,不知让不让女人参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家兄嬴政,谁敢杀我?》《阵问长生》《渣攻改造,BE改写HE》《黑之书》《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爱阅小说网】《晋末长剑》《泼刀行》《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