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港九找到一个可以浓缩时代记忆的区域,那一定是位于九龙总区的深水埗区。
从47年开始,深水埗区就成了最先得到发展的‘新移民区’,当然这里所说的发展,指得是不停地迁入人口,不停地规划新的居住区。
从47到50年间,从大陆涌来这里的‘新移民’超过了五万人,拥挤在这块不过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此时深水埗区的人口密度直追后世燕京和霓虹国的京都。
走在深水埗区的街道上,你随时能够听到带着冰碴子味道的北三省方言,
也经常能见到被惹怒的‘东北虎’狠狠揪着某个衣着朴素、却满身文气的男子的衣领,文气男子不愤地叫着,‘放手啦,放手啦,侬在同你讲道理的啦......’
这里有三晋秦腔、有两广粤调、还有来自京城的昆腔雅曲......活色生香、琳琅满目。推荐//
在这个烈火烹油鲜花却未曾着锦的时代,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纷纷开勺,你刚刚迷醉于文思豆腐的精妙,转角就遇到了油爆双脆的爽脆直接。
爆肚与火锅齐飞,麦秸秆上插着的冰糖葫芦更是晃花了不知多少孩子的眼。
五零年代的深水埗似乎并不属于港岛,它更像是一个小华国,这里的九成居民都是新移民。
周文强坐在黄包车上,翘着二郎腿,手指间夹着一根点燃的哈德门,望着街上慢吞吞行走的人们,忽然感觉这个时代也有其美好的一面。
虽然人们一样要忙于生计,但只要缸里还有三天的米,就不会像现代人那般行色匆匆。
这个时代的人是为了生存,生存很难,可这是自家的事情,他人的看法如何并不重要。
21世纪的人却是为了生活,生活最难,这既是自家更是别人家的事情,他人的看法简直‘重于泰山’。
为了成为朋友圈中的‘精致生活者’,必要时还得要拼单冒充一下名媛......
虽然这样做的风险很大,有时拼单买回来的名牌二手丝袜还会带着臭脚丫子的味道,不过好在有人就是喜欢这种味道。
“先生,大南街到了。”
周文强还没有履新上任,所以在片街区讨生活的黄包车夫还不认识他这位阿sir,来到目的地后,笑嘻嘻地向他伸出手道:“车钱一共是三角,谢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能看穿万物信息》《灵境行者》《重回千禧当学霸》《制霸超级碗》【白鹤看书】《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踩着魔门妖女成为最强》《无限旅游团》《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