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3中文网93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调寄李商隐《锦瑟》
历史的大轮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两个人的努力而发生任何改变。
如果说会有什么改变,那也不过是凭添了几段人间故事。
你愿意成为故事中的人吗?
公元一三三九年,建文元年,七月。
燕王朱棣派遣使者去帝都奏事,此时南北局势已经非常紧张,建文帝在四月一口气又削了齐、湘、代三位亲王的藩,全部贬为庶人,藩王中最有实力的燕王,俨然成为了剩余藩王中的众藩之首。
使者刚到帝都,就被顾命大臣齐泰抓起审问,使者不忍酷刑,被迫供出燕王造反的情报,于是建文帝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邸所有人,由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张信抓捕燕王本人,然张信临时反水,将朝廷密旨告知燕王,于是朱棣和姚广孝商议,诱杀张昺、谢贵,以“清君侧”的名义,正式起兵。
消息传至帝都,建文帝即日便祭告太庙,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在真定设置平燕布政司,南北对决正式拉开序幕。
燕王在二十岁时就被封到北平驻守为藩王,经略北方近二十年,是以一起兵,便声势浩大,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初八攻破蓟州,同一天遵化、密云归附、十一攻破居庸关、十六攻破怀来、十八日永平府归附,二十七日,又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至此将北平周围所有建文帝的势力一扫而空,牢牢掌控了北平地区,为南下解决了后顾之忧。
南方朝廷,因为朱元璋生前大肆杀戮功臣宿将,因此建文帝虽然发文讨燕,身边竟是武将可用,不得已间,只能重新启用长兴侯耿炳文,然而此时的耿炳文已年近古稀,同时以驸马都尉李坚和都督宁忠为左右副将,协同耿炳文,共率军十三万北上,于八月十三日抵达真定,陈兵于河间、鄚州、雄县,互为犄角之势。
然而燕军趁着中秋之夜,仅在两日之后就奇袭雄县,攻克鄚州。耿炳文迫不得已将分驻在滹沱河两岸的兵力,全部调过河集中一处。
八月二十四日,朱棣到达无极限,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击溃南军。
耿炳文毕竟是老将,在溃败中,从容指挥,仍然收拢残军近十万人,在真定坚守不出,朱棣亲征连攻三天,也无法破城,因粮草不继,只能先回兵北平。
前线失利的消息很快传回帝都,黄子澄力荐以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建文帝应准,又下旨令辽辽东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
九月,李景隆到山东德州,接替耿炳文,并令调各路军马,总计约五十万,进抵河间驻扎。
朱棣深知李景隆“寡谋而骄,色厉而馁”,于是命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以少部分兵力留守北平,自己则亲援永平。李景隆得知消息后,果然中计,认为此时北平兵力空虚,如果攻战北平,朱棣进退失据,则可一战平矣,于是李景隆亲子率军从德州北上,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自真定出兵,两军约定会师于白沟河。
然而朱高炽谨遵朱棣临走前的嘱托“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李景隆练功数日毫无进展。
另一边朱棣带兵进攻永平,吴高不敢应战,退保山海关,朱棣得胜后又直趋大宁,用计收编了宁王的军队,是以实力大增。
进入十月,北方气温骤降,天寒地冻,很多南方将士因不能习惯当地气候,纷纷染病,李景隆只能退兵,等来年开春再战。然而朱棣并没有闲着,于十二月二十四日攻克广昌。
时间很快来到建文二年,正月初一,正当大家迎接新年之际,燕军却已经袭向蔚州,守将王忠、李远投降。二月初二,朱棣准备进攻大同,大同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李景隆只能发兵救援,不料这只是朱棣的虚张声势,李景隆部队还未到大同,燕军已经从居庸关返回北平,南军士气受到重创。
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燕军,朱棣亲率燕军南下应敌。
二十日,燕军渡过玉马河,驻营于苏家桥。
二十四日午,燕军又渡至白沟河东岸,遭遇都督平安的万余伏骑。平安素称骁勇,奋戈直前,都督瞿能父子亦率众陷阵冲荡,当真所向披靡。燕军阵脚顿时大乱,连连退却。
恰在这时,燕府内侍狗儿、千户华聚、百户谷允等人见势危急,挺身力战,斩首七级,勉强顶住了平安的凶猛攻势。朱棣趁机率部分骑兵绕至平安军背后发动奇袭,平安的先锋骑师在燕军夹攻下溃败。正当朱棣趁势率领以张玉将中军、朱能将左军、陈亨将右军为先锋、丘福将步骑为后继的十余万众继续前进时,李景隆、胡观、郭英、吴杰急率六十万大军冲杀而来。双方数十万将士厮杀在一起,霎那间沙尘蔽空,难解难分。
朱棣试图利用骑兵的优势攻陷敌阵,不料,郭英等早已在阵前预藏大批“一窝蜂”、“揣马舟”之类专门用来对付骑兵冲阵的火器。待燕骑冲至阵前时,火器齐鸣,燕师猝不及防,纷纷落马而死。激战直到夜阑更深,才逐渐平息。
朱棣在拼杀中迷失道路,和剩余的三骑靠河流辨别东西方向,勉强返抵大营。
开战至今,朱棣初尝败绩,自然怒愤不已,下令次日清晨,准备渡河决一死战。
李景隆目空一切,骄纵地横阵数十里整军以待。两军交锋,燕军死伤惨重,而李景隆手下大将平安英勇冲阵,把燕军先锋大将陈亨刺落下马。
朱棣见势如此,为稳军心,忙挺枪拍马,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冲杀在前,坐骑三创三易,众将士见主将如此,顿时士气大振,然终寡不敌众,燕骑被逼到河堤之下,负隅顽抗,燕军濒临全军覆没之境,在此绝境中朱棣情急生智,跃马登堤,佯装举鞭招呼后骑,追兵疑其堤后有伏,迟不敢进。
在这危机关头,恰巧朱高煦率军来援,朱棣方免于一死。
午后,双方又续鏖战。
李景隆麾下勇将瞿能父子率万余精兵,大呼“灭燕”口号,再度向燕军猛攻,紧随其后的是越巂侯俞通渊、陆凉卫指挥滕聚。
燕军因上午一战,士气低落,而李景隆军则士气高昂,势如破竹,眼见燕军将覆全军于此时,天空突然起风,一股强烈的旋风吹折了李景隆军的大旗,朝廷之师顿时无所适从。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朱棣急令劲骑绕行至敌阵后方,顺风纵火,引烧了李景隆大营。朝廷军阵大崩,奔声如雷。陷入敌阵的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人孤力无助,皆战败身亡。平安率军与燕将朱能接战,见形势急转直下,也溃退而走。燕军乘胜追至月漾桥,降服十余万众,李景隆见势不妙,单骑南逃德州。
建文帝命魏国公徐辉祖率领的殿后之师,尚未参战,便听到李景隆溃败的消息,因而得以全军归还。
五月初七日,李景隆又自德州奔向济南。
两天后,燕军铁骑进入德州,城内百万粮储等尽为燕军所获。经过休整补充的燕军继续南下,沿途城守,无不望风溃散。
五月十六日直抵济南城外。
此时,李景隆所率的十余万众刚刚到达济南,惊魂未定,便仓皇列阵迎战,被燕军再次打败南逃。整个济南城处在燕军的重围之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顶点中文网】《从那座韩城开始》【海趣阁】【笔趣迷】《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笔墨阁】《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天命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