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转载请注明来源:93中文网93zw.com
新的国家、新的制度,尤其是超高的俸禄的刺激,所有官员都全身心干劲十足的投入到工作中。
李恪制定的第一个三年规划纲要,正有条不紊的在宁国大地展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李恪此时最迫切的就是人才需求,可人才不能一蹴而就,外部引进只能是辅助,关键还得靠自己培养。
因此,教育必须提早进行。
李恪带着教化部尚书段成文,到宁城的几所学校视察。
学校分蒙学、小学、中学、大学。
蒙学学制两年,收4--5岁的学生。学习的是《三字经》《弟子规》、算术。
小学学制4年,收5--8岁的学生。课程有语文、数学、武术、美术、音乐。
中学学制4年,收9--12岁的学生。课程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武术、美术、音乐。
大学学制3年,收13-15岁的学生。实行分科教育。
不过,眼下不能严格按照年龄招生,因为大部分成年人都不识字,更别提孩子了。
相比后世的学制,由于不需要上兴趣班、不需要学习英语,节省了大量的学生学习时间,学制得以大大缩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
李恪表示:不,我等不了,得助长!
但不是拔苗助长,而是科学的、有选择的,给足够的肥,给足够的水,足够的光照,快速培养可用的专业型人才。
不需要多精,不需要知识面广,只需定向培养,知道该知道的,做自己该负责的。
先简单快速培养精准人才,满足目前各方面的“用工荒”以后,后续就可以深耕细作,培养具有扎实基本功的人才。
李恪今天巡视的学校,有蒙学部、小学部、中学部。因为总人口不多,适龄入学儿童自然也不多。
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老师是从军队家眷中选出的读书人,经过了专业的培训,给蒙学、小学的学生们做老师,完全能够胜任。
李恪没有到教室去,在外面看了一会,满意的点了点头。老师教的很用心,学生听的也很投入。
来到了老师们的办公室,办公条件也很不错。
李恪随手拿起几本教材翻了翻:《三字经》李恪著;《弟子规》李恪著;中学四年级《语文》李恪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