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在种种因素和考虑之下,赵武灵王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称王。
这个想法的背后是赵武灵王想要收回赵王何的实权,重新亲掌朝政。
赵武灵王把要立公子章为代王的想法同当时的赵国相国肥义说了,肥义不同意;
起初,肥义以为立公子章为代王是赵武灵王的过分溺爱,但慢慢的,肥义明白了赵武灵王的真实用意。
肥义是个忠厚能干的胡人后裔,他的想法是,自己是国家的相,那么就要为国家负责,自己是赵王何的老师,那就要对赵王何负责。
根据肥义的观察,赵王何是个与他父亲一样渴望荣耀的人,如果赵国再出现一个王的话,不管是谁,赵王何都不会容许,赵国必然要有一场血战。
王权不稳,国家必乱!
肥义对赵武灵王虽然很有感情,但国家大义却不允许他支持赵武灵王的悖逆。
这里不只是一个个人荣辱的问题,更是事关国家的未来走向——
如果支持赵武灵王的想法就等于一手将赵国分裂成了三部分。
公子章的能力,肥义是深深知道的,对于公子章暗借羽翼,肥义也是了解的;
公子章一旦为代王,立即就会有大批的臣民归附他。
赵武灵王就更不用说了,他若重新掌权,说不定威势很快就会盖过如今的赵王。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更遑论是三日临空,三主同朝!
届时,赵国还会是赵国吗,赵国还能和如今一般强大吗?!
肥义对赵武灵王的拒绝也采用了冠冕堂皇之词,以国无二日、百姓方宁来明说立公子章为代王的不可,同时暗示赵武灵王重新执政这个想法的危险性。赵武灵王悻悻而去。
肥义在送走赵武灵王后,就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向赵王何讲了。赵王何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与肥义商议了对策,赵王何严控兵符,肥义则注意收集情报、统筹安排。
赵武灵王本以为自己代公子章讨封必成,不想被肥义拒绝;
肥义拒绝则赵王何更会拒绝。
于是,赵武灵王将讨封不成一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公子章和田不礼,意在激公子章与赵王何争斗,自己好以调和的身份,重新执掌朝政。
公子章与田不礼果然十分怨恨赵王何与肥义,对于父亲的默许,公子章决定采取行动。
由于赵王何对赵武灵王的调兵控制得很严,赵武灵王知道赵王何已对自己有所防范;
这激起了赵武灵王更大的斗志。
此时,赵武灵王已经不把赵王何看作自己的儿子了,而是作为自己重掌王权最大的对手!
赵武灵王以在沙丘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与赵王何随行。
赵王何没有办法,只得在肥义和大将信期的陪同下随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明知故婚》【翠微居】《赛博朋克:2075》【星月书吧】《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圣拳!》【落秋中文】《非洲创业实录》【小紫书】
93中文网【93z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兵仙皇弟你惹不起》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