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中文网
  1. 93中文网
  2. 历史小说
  3. 我崇祯绝不上吊
  4. 第40章 郑森的不解
设置

第40章 郑森的不解

在历史上,郑芝龙这样的海寇,无一不是负面记载。

我翻开史书,在空无一字的缝隙中发现——这是一个人吃人还长着菩萨面孔的时代,这是一本满口荒唐言的书。

明朝自太祖始,至郑氏南明亡为终,海寇层出不穷。

比较出名的,有李旦、王直、刘香等……

不管是当世人的私记,还是官方史书,都记载着海盗的强悍与凶恶,简直坏的头顶生疮脚底流脓。

然而……

呵呵!

敢问海盗是能生货物啊,还是能屙货物?

亦或是魔法师时代?凭空变出来货物?

归根结底——海盗掌握的只是运输环节。

稍微有点脑子,就会明白,不管任何时候,运输只是贸易链的组成部分,而非决定部分。

就像后世,大车司机挣钱吗?

挣钱,不管任何行业,风险与收益在大范围内还是成比例的。

但是,再直白一点,没有货物,大车司机挣钱吗?

挣个鬼。

同样道理——装满海盗船的货物——从何而来?

史书上的答案——抢的!

也许、或许、应该、可能青山二院的条纹褂们估计该相信吧……

……

明朝时,大体上有六大商业体系:

朝北方运输的晋商;依靠盐政的两淮盐商;云贵川两湖汉中以及河南这两条线的茶商;两广地区以宗族为主自产自销的宗族型海商;福建、江浙等环海地区的新型走私海商;剩下的就是——以海贸崛起的徽商。

这其中,晋商的对象是关外蒙古和满洲;

盐商官方背景太深厚了,变动很少;

茶商赚的是苦力钱;

两广走私海商,多以宗族为主,以自家拥有船只,朝外贩卖自产或附近自产的茶、丝、瓷等为标志,他们是零散的、以宗族或地域为表现形式,派系凌乱;

与海贸密切度最高的就是徽商,以及福建至江浙一带以棉纺、丝绸、生丝、瓷器为主的江南大族们。

明朝时候的徽商有多强大,当时国内有一个说法,叫“无徽不成镇!”

甚至——大海寇王直,就是徽商的组成分子。

(王直临死都不承认自己是海盗,不管如何严刑拷打,都说自己是徽商的一份子,由此足见徽商与海盗之间的密切。而诏安王直的胡宗宪正是徽州人。)

后两者,正是海盗的货物来源!

也就是说郑家的货主来源,是不包含两广地区的。

这一点,郑家后来的发展,以及与两广海盗的对立,就足以证明了。

因为后者是宗族形式,属于自产自销,是一个比较排外的集团。

但凡对人类进程有点了解的,都会明白——伴随着文明的发展,生产资料会逐步趋于垄断状态。

海贸链中的运输环节(海盗)一样如此!

明朝末年,海盗们彼此互相吞并,而今最强大的就是郑芝龙。

甚至,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称之为尼古拉·一官。

尼古拉·一官有多厉害,欧洲探险家们以及官方组织,包括鼎鼎大名的东印度公司,没有敢捋虎须的。

荷兰人厉害不?

雄霸全球的海上马车夫,打遍全球无敌手!

却不得不在亚洲地区向郑芝龙俯首。

荷兰人每年需要缴纳给郑家,12万荷兰金法郎的过路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93中文网【93z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崇祯绝不上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