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中文网【93zw.com】第一时间更新《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最新章节。
棒锣声音停息,声势壮大的游街队伍停在青云阁外。
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
李青打量着眼前的青云阁,青云阁本就高达数十丈,矗立山顶之上,更是直耸入云。
阁楼共有九层,站在最上面可观云雾美景,可观泾江江景,更可俯瞰整个盛京。
阁楼前,是一个巨大的广场。
广场中央,摆放着一尊三足的青铜巨鼎。鼎座用汉白玉打造,鼎高一丈三尺。传言此鼎是大周开国之时,从灌溉大半个大周疆土的泾江中浮起。是上天对大周开国皇帝的认可。
大周开国皇帝,为此特意建造青云阁。
传到后世,青云阁慢慢成为皇帝设宴新科进士之所在,直到本朝。
李青翻身下马,和孔德祥、王琰走入青云阁。
一进青云阁,视线豁然开朗。
里面空间十分大,布置装饰是经典的大周建筑审美特点。
墙壁四周,镶嵌了不少聚光珠,显得更加明亮。
一楼正堂,一百多位新科进士正坐在案桌前。
“学生孔德祥,见过朱大人,见过各位同僚。”
“学生王琰,见过座师,见过各位同僚。”
入阁之后,孔德祥和王琰纷纷向着主座上的文渊阁大学士朱九渊作揖行礼。
两人对朱九渊的称呼,也有所不同。
在大周,座师的称呼源于老师,但比老师更加尊重。
因为座师不但要尽到老师的责任,还有为门生在仕途上充当领路人的责任。
王琰此前与朱九渊并无任何关系,称朱九渊为座师,意味着他有投靠的意思。
这不是单纯的要当朱九渊的门生,里面蕴含着一些功利的因素。
因而通过科举的确能选拔到更多人才,却也诞生了一个弊端、一个官场中的潜规则。
每年科举,不少朝堂重臣都抢破脑袋想要当主考官。
最大的好处便在于他们能吸纳大量的新科进士到自己的派系当中。
当然,考生也可以选择不拜主考官为座师。
就如孔德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