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十四年的我们》转载请注明来源:93中文网93zw.com
李尧臣一招攻出后,半响才收招,郑重向太子爷行刀礼:“佩服……”
心里已清楚,这青年军官其实已在自己刀法中寻到破解之法,可其还是引导自己来寻招破解,不贪寸功,已有大家风范。
“前辈客气,前辈您功夫深厚,得前辈指点,三生有幸。”太子爷擎枪礼,郑重道谢。
李尧臣感触良深,把自己心得兜个底掉道:“此双手刀,刀身可加长,刀把也加长三分,可一尺长,方便两只手同时握刀,也省力。”
白刃战术研究室的大佬们眼力更不差,也纷纷提出自己建议:“加长了是更有杀伤力,却也太重了点,寻常士兵用不了几下……”
没等大佬见解说完,旁边的就急道:“重了就减重,刀面可以不像传统的砍刀那么宽,只是比刀柄略宽即可……”
气的没说完话的翻白眼想怼人,看气氛不对,强忍怒气,决定回去要老伙计好看。
有眼力更好的出主意:“那样的战刀,好似半把剑了,招式上也需要直刺,那就同剑一样,刀头改尖一点,前面刀头开双刃。”
室主任拍板:“记录,按战术所需,出图纸,立即打造二十把制氏战刀,试用后继续改进,到大家没有改进提议为止。”
与太子爷交过手的亲近大佬说实在话了:“这小子留手了,战场上总有枪刺出色的,力量与速度不能磕开的,怎么办?”
众位大佬不好与这位实诚人说什么,都瞄向太子爷,难题丢给太子爷。
太子爷一愣,没好气的道:“遇上厉害的,玩不过被刺到,那就乘还没有被旋刺刀时还一刀,直接捅过去换一命……这都不行的话,那就老老实实的去死好了,一刀换命都做不到的丢人玩意,死挺挺的不可惜……”
因为三八式步枪加刺刀,长度上比战刀占优势,一寸长一寸强,没有练家子的灵活身手躲开枪刺,就只能破敌先手,后发制人,改进战刀,长度虽也有限,也算增加胜算,双开刃的战刀史无前例,就是用来破不了先手,也可一刀换命。刀法精炼到极致,要就一刀换命,要就破敌先手后一刀毙敌,毫无花哨可言……
此种拼命刀式,一经推广,锅太厚,太子爷背不动,只能是这群大佬背书,大佬们现在全部明了过来,都怒目而视这缺德玩意。
又太无奈,虽说百日刀十年剑,破锋八刀也是巅峰刀法,可是需要功底苦练,也不可能个个练成练家子,不说别的特殊情况,要成练家子饮食供应那一关就做不到,此速成拼命刀法也只能默认最优的选择了。
太子爷提议道:“长官们给此刀法命名个什么响亮的名号?”
一群黑着脸的大佬们把太子爷扒拉到一边,缺德玩意十分碍眼,一边玩去,别影响大佬们讨论高级军务。
虽是武人,喜舞文弄墨的还是挺多,总有个别文武双全功底深厚者,谓之:“我们破峰八刀,已可算刀法巅峰了,此刀法更精练一步,可谓无极,名无极刀法,改进的战刀为无极刀。”
又解释道:“无极,道的终极,此种刀道,上战场对战枪刺,已是无可改动之处了……”
李尧臣大喜,不好表现,只能抱拳深躬身作谢,自己刀法得此一名,可流传千古,武人的一生追求,自己万幸已得……
白刃战术研究室主任一槌定音:“刀法名无极刀法,战刀名无极刀。立即开展研究发力技巧,研究配套步伐,完成后进白刃战术教程,快速全军推广。吾向军部提议聘请李尧臣先生为二十九军武术总教官,到时候请先生莫要推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医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3中文网93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