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中文网【93zw.com】第一时间更新《农民心愿: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包产到户政策》最新章节。
第4章四川农村改革遥相呼应
1978年2月3日,在春节的前几天,成都的大街小巷里一片节日的喜庆,成都的市民都在忙着准备年货,迎接新年。
这一天,邓小平乘飞机从成都起飞,前往访问尼泊尔。
在四川停留期间,邓小平向四川省委领导介绍了安徽的“农业六条规定”。邓小平指出:
农业的路子要宽一些,思想要解放,只是老概念不解决问题,要有新概念……
只要所有制不动,怕什么!工业如此,农业如此。要多想门路,不能只是在老概念中打圈子。
在当时,四川农村的问题比较严重。
四川位于中国内陆腹地,西临青藏高原,是当时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省份。
自古以来,“治蜀”学问颇多。历史上广为流传一句名谚:“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各种原因,加之人口激增,生态破坏等原因,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却饱受饥饿之灾。将近1亿四川人的吃饭问题,是摆在省委领导面前的最大政治问题。
听了邓小平的谈话后,四川省委加快了工作步伐,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这个规定共十二条,内容有:
1、加强劳动管理;2、严格财务管理制度;3、搞好生产计划管理;4、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坚决保证社员分配兑现;5、减轻生产队和社员的负担;6、以粮为纲,开展多种经营;7、奖励发展耕牛;8、大力发展养猪事业;9、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0、积极兴办社队企业;11、积极而又慎重地对待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队向大队过渡的问题;12、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要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把“定额到组,评工到人”的办法,认真搞好。
《十二条》冲破了不少禁区,为农民壮了胆,受到了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热烈欢迎。
很快,过去被认为几乎无法制止外流的成千上万劳动力归了队,不少地方的农民自发地将“定额到组,评工到人”的办法又悄悄地发展成为包产到组。
基层干部高兴地说:“人喊人,喊不成,政策喊人一大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93中文网】地址:93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