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3中文网93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多姿多彩的人行天桥
空中走道也叫人行天桥。人们习惯上把短的叫“桥”,把长的叫“道”。由于交通量增长很快,一些主要街道车辆往来不绝,行人过马路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像北京的西单、东单、王府井和天安门等繁华街道和路口,每条人行横道高峰小时通过行人近1万人次,经常出现“人墙”。上海南京路西藏路口是交通最拥挤、人流最集中的路口,高峰小时横穿路口的人流量为6.4万多人次,车流量为1300多辆。几万行人过马路,还要与1000多辆机动车和几千辆自行车,在人行横道处交叉争抢,不仅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而且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人行天桥就成为城市道路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城市中的人行天桥,是从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开初,建造天桥单纯为了解决交叉路口的交通问题。后来,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步扩大了人行天桥的功能,朝着丰富城市人民生活的方向发展,天桥的长度也不断增加。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一些城市,由于天气寒冷,不便在户外步行,那里建造的许多空中走道,贯穿在许多公共建筑内部,形成迷宫幻境般的空中步行路。在适当的场所,运用宽大的阶梯,把地面上的人流吸引到上层的空中步行道去,把空中的游客流到下面的室外公共广场。空中走道把原来被汽车交通分割了的城市关系重新联系起来,把城市闹市中心的拥挤人群散到第二层平面,使市中心的作用扩大和加深。德国1972年在杜塞尔多夫市“新展览中心”,建造了椭圆形截面的封闭式空中走道,出入口设置有自动扶梯,空中走道的总长度为550米,与8个大厅的二楼连通,纵横交错,四面伸展,十分壮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